風協第七屆理事會第三次會議召開
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風機分會第七屆理事會第三次會議 于 2013 年 9 月 14 日至 16 日在九寨召開,到會 29 個理事單位 48 名代表。
會議由風協副理事長單位陜鼓常務副總經理孫繼瑞和上鼓黨委書記田吉林主持,理事長、沈鼓董事長蘇永強做了題為“ 不斷增強企業創新能力,促進風機行業穩步發展 ”的工作報告;制訂了風協 2013 ~ 2014 年工作計劃;陳鳳義秘書長匯報了 2014 第七屆中國國際流體機械展覽會風機分會參展工作計劃。
會議邀請了西安交通大學校長助理席光做了《石油化工行業高端流體機械裝備的發展趨勢與挑戰》的報告,介紹了 當前石化工業傳統原料及工藝流程發生的重大變化,如:煤制油、煤制甲醇等大型化工裝置正在快速興起,特別是,隨著節能與環保的要求越來越高,單套裝置的大型化與超大型化已成為石化工業的重要發展趨勢,如 12 萬等級的空分裝置, 100 萬噸級的乙烯裝置, 200 萬噸級煤制甲醇裝置已出現在工業應用中,這對風機行業帶來了新的需求與挑戰。為應對石化裝置的特大型化,近年來石化行業流體機械的整機布局及結構型式也呈現出了重大變化。國內外的一些著名流體機械制造廠家分別推出了單軸與多軸離心壓縮機新的結構布局及優化組合,軸流式與離心式壓縮機組成的復合式壓縮機也有許多新機型出現。壓縮機結構型式的革新,極大地推動了壓縮機的節能及可靠性水平的提升。在國內像沈鼓、陜鼓等企業目前在生產大型離心壓縮機方面已經取得了重要突破,但要達到或超過世界先進水平,滿足我國石化裝置大型化的需求還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 有 6 個單位做了 技術交流和管理經驗交流。 其中:曼柴油機與透平(中國) 首席執行官 張廣會做了《合規經營 創造核心競爭力》的主題發言, 介紹了企業 合規經營的重要性、以及曼透平在嚴格遵循法律、法規、及內部政策方面制定了企業合規管理程序、合規管理機構,創造企業核心競爭力,對我們風機行業在加強企業管理,維護企業合法權益,合法經營、合法參與市場競爭將會有所啟迪。江蘇金通靈流體機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徐煥俊介紹了企業《謀變未來,在轉型升級中實現新跨越》, 金通靈的發展歷程,從生產一般空調風機到生產小型離心壓縮機、小型汽輪機是一個很大的飛躍,金通靈的名字在風機行業中享有很高聲譽,應該說金通靈已進入風機行業的前列。 浙江億利達風機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章冬友介紹了《強化企業文化建設,推動企業創新發展》, 強調了 以人為本是億利達文化建設的核心, 從傳統的 “ 物化 ” 管理思路和管理方式中解放出來,由重點對物的調節與控制轉為對人的管理與激勵,調動了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和工作熱情,通過團隊建設,建立健全和完善科技創新體制和創新激勵機制,為企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動了企業科研工作的發展,使企業成為浙江省專利示范企業和創新型試點企業。 西安交通大學流體機械工程系系主任秦國良介紹了《高效節能離心通風機系列化基本模型的開發進展報告》, 高效節能離心通風機系列化基本模型的研發是由風機協會組織,以西安交大為主、風協會員單位參加的風機行業第四次產品聯合設計,我們期待新系列離心通風機的研制成功,改變我國離心通風機 30 年來的現狀,縮小與國際水平的差距。 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流體機械研究所李嵩教授介紹了《軸流風機新產品研發進展》, 軸流通風機新產品研發是由風協、沈鼓所、清華大學共同組織開展、部分會員單位參加的聯合設計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目前項目進展情況比較順利,清華大學和沈鼓所做了大量工作,計劃 2014 年 6 月末全部完成研發任務。 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王彤教授介紹了《流體機械 CFD 技術與分析》, 使我們進一步了解了風機領域的新理論、新概念 。 以上 6 個單位的介紹對我們今后繼續開展技術創新、新產品研發、加強企業科學管理,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等方面都將有所幫助,
會議最后由蘇永強理事長做了會議總結, 希望大家要清醒的認識當前的經濟形勢和未來的發展趨勢,今明兩年全球經濟增長步伐將更加平穩,增速將更加緩慢,對風機行業必然會造成一定的影響,特別是對于量大面廣的通風機產品本身就供大于求,加上市場經濟的不正當競爭,迫使企業產品低價銷售,給企業生產經營帶來嚴重危機,企業虧損十分嚴重, 存在的問題會十分突出。
1 、企業回款不暢。 2012 年風機行業應收賬款 122.6 億元,同比增長 15.7% 。項目的拖期和延期交貨,造成企業流動資金緊張,加大了生產組織難度。風機行業企業要高度重視,加強貨款劃回的組織力度,減少資金占用,避免資金鏈斷裂,影響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努力降低企業經營風險。
2 、研發投入不足。國內企業在產品技術發展理念上與國外公司有著明顯的差距??蒲薪涃M、研發資金投入不足,已經成為制約企業自主研發的一個重要因素。 2012 年風機行業用于科技研發總投入合計 16.1 億元,占風機行業主營業收入的 4% ,與國外同行企業研發投入比重 5% ~ 10% 相比還有差距。因此,各風機企業要加大新產品研發的力度,開發節能高效產品,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3 、惡性競爭加劇。受國內經濟發展增速放緩,風機市場產能過剩的影響,一些風機生產企業為爭奪市場惡意競爭,大 打 “ 價格戰 ” ,擾亂了行業的競爭秩序和規則,導致企業利潤率長期大幅滑坡,最終難以為繼。企業要想發展壯大,必須關注自身優勢,專注于學本領、修內功、提素質、增能力、升技術,然后以優勢去博取消費者的青睞,從而獲得市場份額。
4 、人才嚴重流失。企業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要開展以人 為本的 “ 人本管理 ” ,營造以 “ 人本主義 ” 為核心的 企業文化 , 企業應制定合理的 薪酬體系 ,實施有效 激勵 ,積極開展員工培訓,幫助 員工發展 個人職業生涯,使員工個人發展和企業發展相協調。
2013 年預期:
1 、全球經濟仍處于經濟危機后的艱難復雜調整期,國內處于高增長后的調整期,原有的競爭優勢、增長動力逐漸顯弱,經濟運行正在尋求新的增長點,通用類產品的產能過剩狀況在近期內不會改變。
2 、石油化工行業受國際原油價格高位運行的影響,將表現出長期的利好趨勢,常規油氣和煉化裝備總量仍有巨大需求,特別是三大油公司海外油氣產量的拓展,將帶來巨大的發展商機。
3 、電力行業,國家發改委 2012 年批復了十五個海外投資項目,有利于通過海外投資拉動穩增長和轉移產能過剩。
4 、環保設備行業為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首,“十二五”節能環保重點項目投資超過 3.6 億元,到 2015 年,中國節能環保產業的總產值有望達到 4 萬億元的規模, 2013 年環保設備行業增速將超過 25% 。
預計 2013 年通用機械行業將保持適度增速,工業總產值將保持 10% 增速,利潤總額保持 7% 增速,出口保持 6% 增速。因此,我們要抓住機遇,面對多變的形勢,既要正視當前的困難和挑戰,又要看到我們具備的有利條件和諸多的積極因素,企業要在今后的發展進程中重視產品研發和創新、重視精益管理、人才培養、延伸服務功能,提升品牌價值,使企業擴大優勢,獲得新的市場空間,引領行業走向優質高效發展模式。
根據這次會議確定的工作計劃,蘇永強理事長提出五點意見。
第一、協會要以“服務”為宗旨,要加強與企業之間的信息溝通和交流,建立和完善協會服務功能。無論是理事會,還是秘書處,要牢固樹立為全體會員單位服務的觀念,增強服務意識,要深入了解會員單位的需要,急會員單位之所急,想會員單位之所想,不斷提高為全體會員單位的服務水平。
1 、要繼續加強行業研發工作,搭建行業與企業技術研發平臺,走產學研的道路,不斷提高行業與企業的自主研發能力;
2 、要做好市場分析、政策咨詢、風機信息工作,研究行業市場協調機制;
3 、要經常開展企業家聯誼活動和高層論壇活動,增進企業之間、企業家之間的感情;
4 、要開展國內外同行業的交流,建立行業信息發布機制。組織好節能改造和技術升級,提出計劃組織實施,挖掘潛力,增加內涵,爭取國家政策支持。
第二、理事會要為企業辦實事,互幫互助,解決企業在生產管理、技術管理及市場運營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困難。要充分發揮協會組織的作用,協調市場爭端、緩和企業之間的矛盾、促進工藝性協作等等。
第三、要增強協會凝聚力,積極促進行業及企業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每年選擇好一個或幾個大家感興趣的主題及風機行業共性的問題,進行深層次、全方位的探討與交流,在鞏固風機行業現有優勢的同時,努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增強發展后勁。
第四、要加強對內和對外合作,要開拓視野,走出去、請進來,通過組織國外考察,請國外專家講學,總結打入國際市場好的典型,開辟新的發展路徑,與國內大學、研究院所緊密合作,加強研發,提高創新能力,加強品牌建設,實現新的經濟增長點。
第五、要認真 落 實風協 2013 ~ 2014 年工作計 劃,完成好各項任務。
1 、全力辦好 “ 2014 第七屆中國國際流體機械展覽會 ” 風機展 工作,保證 完成中通協下達的招展指標。
2 、 要認真落實風機行業 新型 離心通風機、軸流通風機開發與試制工作 ,要做好組織協調,加快研發速度,合理組織安排,力爭在規定時間內全面完成研發項目,達到預期目標。同時大力推廣和應用沈鼓所與清華大學聯合設計研發的 5 個系列的通風機模型,填補當前系列型譜空白。
3 、要加強行業統計信息和綜合分析工作,在 做好會員單位 2012 年度經濟技術指標、產品產量統計報表的收集、審核、匯總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報表率,盡可能全面反映風協會員單位的真實情況。
4 、 2014 年要召開風協第八屆會員大會,要進行理事會換屆, 這是風協的一項重要活動內容,秘書處要做好組織籌備工作。
經到會全體理事和代表的認真討論,圓滿完成了會議的各項議程,理事長最后指出, 風協理事會肩負著全體會員單位的重托,我們深信,有上級協會的領導,有風協理事會和全體會員單位的共同努力,風機行業一定會始終充滿活力,一定會不斷增強創新能力,一定會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做出新貢獻。
022-86877093